星島辯論教育專欄二:
超越之後:正覺投入、綜合人生
上文提及超越辯論局限,體現樂辯之道。如你已具足超越的心,那就是時候從新開始:投入辯論。
同學或問:上文力言「超越」,本文竟說「投入」,豈不矛盾?在進一步解說之前,先說個故事:
《百喻經》有一則〈愚人食鹽喻〉。故事謂一愚人訪友,主人請吃飯,但愚人覺得餸菜淡而無味,於是主人替他加點鹽;愚人覺得餸菜加鹽非常好味,回到家裡吃飯,連餸菜也不要了,光就吃鹽。結果吃出病來。
一、正覺訓練、正念作賽:
雖只是喻言一則,但含義甚深:學習之路漫長,有時會覺枯燥無味,加一點有趣味活動去調劑一下,例如辯論活動,當然是有助學習和吸收。但若比賽訓練只是每刻算計得失勝敗,每次落敗就咆哮流淚。那你就是越練(辯)越歪,正如「嗜鹽而棄食」的愚者一樣。但如你已成功超脫比賽勝負、了悟正反二元局限,有了對辯論的「正覺」智慧,能以「正念」態度培訓、作賽,無論輸贏,都「敢於競爭,善於轉化」,則每次對陣都是學德並養、專博兼修的進路;每場比賽都是透過辯論去超越辯論。這樣「正念」的投入,自可「遠離顛倒夢想」。
二、實踐——道德仁藝的綜合:
辯論既是學習活動,那就回歸為學根本:「志於道、據於德、依於仁、遊於藝」,這是孔學旨教,也可借用為辯論綱領。
「志於道」即立志追求真理是非,把辯論活動看作覓求真理的過程,而非只以功利觀點決定立場之計算遊戲。並且健行不息、不斷超越。
「據於德」可看作比賽言行舉止的標準:即一切切磋、比賽必據德而行。抹黑、顛倒、詭辯縱有制勝速效,但已「離德」,不是君子之爭,樂辯者不為。
「依於仁」,仁之體是內心修養,表現於外則是愛人愛物,辯者應把整個辯論過程看成仁愛與性情之存養與發揚:即透過不同辯題引發對社會、家國、世界、古今的關注反思,一場有意思的辯論比賽也應如是,它可以令觀眾有深刻的反省、使觀眾帶著更博大的智慧和更崇高的理想離開會場。如果,一場關於「貧富懸殊」的比賽令你萌生對孤寡老弱的惻隱,一場關於「教育發展」的比賽令你燃起山區義教的衝動,那即使最終你輸了比分,但你已贏了自己。這種「據德」、「依仁」的辯論態度,和通識教育宗旨:「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」、「建立正面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」、「令學生成為負責公民」可謂不謀而合。
有了「道」作志向、「德」作依據、「仁」作依傍,辯員就可以暢遊於藝了。「藝」不單是鑽研論辯語藝,還指其他藝術素養,因為在道德仁愛基礎、語言技巧之上,如能涵養多樣藝術,人格陶鑄方告完滿,教育活動才達均衡。
三、結語:ASK
新時代人才是「態度」(Attitude)、「能力」(Skills)及「知識」(Knowledge)的綜合,各位演辯同好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樂於辯論,超越辯論,體現綜合人生。
廖舜禧
港大中文學院教師、2006-2009語常會初中辯論教育計劃顧問、前中大辯論隊經理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