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8日星期一

演辯(一):超越辯論,樂辯之始


星島教育專欄

超越辯論,樂辯之始

 

在辯論路上做過的角色很多、走過的時間很長,故認知比較清晰。我看到融辯入教的成果,亦窺見辯論比的局限。本文與其重彈辯評舊調,倒不如以一個在演辯途上走過二十年的老友身份,談談與主調相反的體悟:從今開始,超越辯論。

 
一、正反糾纏可變無是無非

超越是指走出比賽的樊籠。辯論的素養,原是為了觀點之間的切磋商榷,明辨是非價值、追求真相共識。然而,若措置失當,錯把手段當成目的,參與辯論活動也可以產生嚴重反效果,不單不能辨明是非,反倒無是無非,甚或製造出搬弄是非、無事生非的下一代,後果堪虞。

由於比賽題目的釐定往往要不偏袒正反(以求「可辯性」),使雙方均有相當(表面)條件以辯護立場,以詭辯或既定手段長期操練以後,學生容易獲得一種錯誤印象,以為大凡道德、社會、政治議題都是些模稜兩可、人言人殊的爭論,根本無是非標準可言。久之,不單是辯論與通識教育容易淪為「論點計算」、「平衡均沾」的遊戲,就是在現實人生處境或社會政治問題之前,學生的思維方式亦被塑造為只考慮勝負:採取那種手段最為「有利」(最易辯護或攻擊)?辯論的技術問題取代了真理的是非問題。如此,學生的價值觀便有流於「一切皆可(everything goes)」的相對主義的危險,只以功利觀點決定自身立場,再把萬殊世相簡單二分為我對即你錯

 
二、資料不等於知識、資訊不等於智慧

很多導師教學生:掌握資料,就掌握勝負。結果是:找了很多資料,但都敗多勝少。為什麽?因為通常你找到的,對方也有。故此,資料是量不如質,質不如的。匯通運用,才是能力,會聚能力,方是知識。其次,明白比賽本身的二元局限,了悟辯論重點在於思維學養的陶鑄而非賽果,賽前不亟亟於鑽探賽規空子、賽後不憤憤於勝負得失,反躬慎思學問、正視缺失、克己容人。這種君子之爭的品格氣宇和價值態度就是智慧。

 
三、如何做?

智慧、氣度不來自操練,而是鑄養。如你真的想超越自己,從今開始:
 
1不問有用:無用為大用,與其糾纏狹窄之用不如探求是非。我當了一年圖書館雜務,負責抄卡、搬書,諳熟圖書系統於辯論似無用,但對於日後教研乃至人生,其用大矣。

2不求可辯:所謂「可辯性」多是隊員以簡單認知和過往經驗的粗淺判斷,太過注重命題是否「兩邊有話說」,近年流行的「辯題剔除機制」令大專及中學的辯題與風格一模一樣,單一沉悶。記得當年領中大隊出席各辯題會議,我交代中大的立場是「所有辯題,一併接受」。結果?我們打過「忠直必乞食」、「中國文化至今毫無價值」。而且都是正方。輸贏?早忘了,但時隔多年,這還是我們打得最「過癮」的比賽。

3容人善敗:辯員通病是愛說話少聆聽,捍衛自我、理直氣壯。但在下一次,當你認定評判不公、賽會失誤時,先閉嘴,聽對方之語、容對方之失。然後,提自己,世事不是賽事,「我對」不一定是「你錯」。既然勝出的只有一隊,不如做個「善敗辯者」,擁抱失敗、容納失誤。在放下中進步、縱百折而開懷。

故此,好勝不如善敗好辯不如樂辯,樂辯正正在於超越局限。
 
 


廖舜禧
港大中文學院教師、教育局融辯入教計劃顧問、前中大辯論隊經理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