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8日星期一

人之患?人之尚?──教師心路


人之患?人之尚?──師心師路
 
(始於1999年  結於2009年)
 
我為甚麼當教師?
求學時代遇有兩種老師最令我印象難忘:一者尸位素餐,上堂照本宣科,甚或動輒遷怒於學生,斯時我心想他日倘能為師必定以友善態度對待學生,亦師亦友、互相砥礪,誠樂事也。另外一種是因勢利導、鼓勵學生立志進取的「稀有」品種……
 
***** ***** *****
我小學成績相當不俗,故可升讀其時Band One 的聖芳濟中學,但甫進新校,旋即時坎命蹇:諸事不順、成績大挫,失愛於師長,失望于父母……失落遂生自棄,自棄轉生反叛,當時心態是:既然老師們也說我「頑劣」,我就劣得轟轟烈烈!──執意考試期苦讀金庸書而招致留級,更破壞副校長座駕而遭記大過……我萬念俱灰,長輩甚至言:「把中秋月餅罐保留給我到將來乞食之用!」我雖惡行昭彰,亦覺此語挖心刺骨。
一日,國文科漢賢老師(1)突然於小息對我說:「你的字有柳體風骨,必曾痛下心力……字既得風骨,想人亦如是……想你是頑而不劣!我有什麼可以幫你?」 我頓覺他是天地間唯一知心人,眼淚不由自主地竟奪眶而出,漢賢老師即當頭棒喝:「但骨氣太重則傷己傷人,字亦難臻上乘,打從今日起,和自己賭一賭,奮發向上,莊敬自強,盡其在我!就算最終輸了,也轟轟烈烈──立志!」他瞧準了我這年少氣盛的金庸迷,和我來個可歌可泣的打賭,醍醐灌頂,激起了我內在自省自發之力,打從那天起,我抱持「給我一個機會,還你們一個奇蹟」的略帶「服仇苦練」式心情去奮力讀書,終於在考試中由上次170名(全級共180)躍升至全級100名,雖然仍然不佳,但免去「踢出校」之危機──這年是中二。
及至中三,我較成熟,但「報仇」心尚在,遂更努力,考到全級70名,並奪「新界學生最佳進步獎」(說實的,最佳進步獎重來不是什麼好東西)……中四之後,我一直飛快進步著:什麼「傑出學生」、「全港冠軍」、「聯校會長」、獎助學金……數十種獎項,見報的大獎或訪問也有不少,於一般中學生而言,算是罕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中六的一天,漢賢老師對我說:「來結結帳,賭博賽果如何?」,我答:「贏了,多謝你給我的『籌碼』!」他大笑道:「當年我跟本不認識你,只在教員室常聽你的臭名頑行;有老師說你的書法寫得不壞,問為何如此頑劣之學生也可寫一筆好字,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去瞭解你……覺得你資質不差,是頑而不劣,應有得救!故此,我給你的只是一些機會、一些信心,至於『籌碼』,其實一直在你自己手裡呀!」
他沒有執著我的手要我怎樣做,他教我立志、導我自新,確乎師道
        漢賢老師從旁輔導和鼓勵我,以生命改變生命、以愛心培養愛心,更令我萌生為師之志,從我個人經驗及體會觀之,教師應是「學養」與「愛心」兼備,誠非容易。入大學後極感「學而後知不足」,為師後更體味「教而後知困」,但我不才,仍想一試。
經驗反思:如何去實踐?
          在教育上而言,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上解釋人生道理的時候,可嘗試由立志講起,但愚見以為,老師在引導學生立志時,不宜勉強過急,要尊重學生「志」的獨立性與不容代替性,盡量從旁啟發他的內在之覺悟(如漢賢老師對我的啟悟)。另一方面,要從學生的具體生命中,誘發他盡量發揮他的獨特志向,因為精神的空間會隨志向而開拓,志越是狹小虛假,就越是對社會沒有貢獻;志越是遠大真實,越是能承擔人類社會歷史文化。唐君毅先生說得對:「志願到那裡,即人是什麼。人是什麼,學問之成就即是什麼。」(2) 又說:「學問之始點,在人所立志之志願。志願開拓人之精神的空間,使學問之進行為可能。」張載亦云: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」,一切大事業先要立其志,再沿「志」奮戰不懈,方可有成,故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建志立向,啟發他們開放自己、心力並養,進而成己成物、延續文化、承擔世界。
***** ***** *****
我福緣不薄,有幸於日前前往大嶼山旁一名「霞澗」的小島(正確位置我也不太清楚),小島上有一與世隔絕的福音戒毒機構──正生書院,我在此作數天的中文教學(3)。我教八位準會考生,覺得他們純樸爽朗、健康健談,絲毫沒有曾濫藥販毒之象,我於稍熟落後問他們,正生書院的校長老師如何導你們「出死入生」?(4),他們的答案簡單得出奇,不是基督之教、亦非聖賢之語,而是直接的「你是人!」,所以「你是可以的!」──也是立志,不是肇始即立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志,而是由「為人」做起,通過一步步艱苦的磨練、闖練,由零到一,逐步「達志」、進而「擴志」。我離開前問:「會考有信心乎?」,他們答:「不大,但會全力以赴,做到最好!(無線口號)」。 
此行對我來說,雖名教,實乃學;子曰:「學不厭,教不倦」、老師常言:「不尚學,無以教」,誠師之大者。故我於小島碼頭道別時以「盡其在我,立天地心」總結此行,既勉人、亦勵己。我於小舟回望「正生」小島,正夕陽餘暉,方悟其名「霞澗」之深意,乃嵌四字,觀美境,得一聯:
風舒紅霞聚曲澗,志立正道悟新生
點點感悟,戀戀不捨……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註釋:
1:「漢賢老師」乃合母校兩位老師之名而得之,「賢」為文碧賢老師;「漢」指楊永漢老師,兩位分別於筆者初中及高中時影響至巨,為念二師披星戴月、春風化雨之恩,乃合二名為一,撰文謝之,並略抒淺見。
2:有關文章可參考唐君毅著《人生之體驗續編》之第四篇《立志之道及我與世界》、《青年與學問》之《精神的空間之開拓》、《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(上)》之《論孔學精神──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」章引義》。
3:1999年426,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鄭漢文老師及正生書院陳少焯校長合作之「中大──正生交流計劃」.由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提供11位老師前往福音戒毒機構「正生書院」教授該校學生會考知識,筆者是其中一人。
4:「正生」語出<<聖經>>,有「悔改歸正,出死入生」之意.亦符該校之辦學旨意.
後記——十年後正生

世事如棋,無獨有偶,十年之後,我是正生好幾位老師的視學監督,又要回來這裡,當年教書、現在評分,看著當年的自己、想著十年心路,與雨聲相和,點點滴滴,皆在心頭。

 既能出死入生,自然頑石可鏤
 
 乘渡
 
 陋室講課,自有領悟,那需Powerpoint?
 
運糧上山,不做無食
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
 
碼頭  津道  彼岸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